回首頁
網站地圖
ENGLISH
關於故事館
相關連結
館舍介紹
故事館工作團隊介紹
館舍平面圖
活動新訊
常態活動
分類活動
人才增能
特別企畫
其他
活動月訊
成果分享
專案活動
跨界結盟
其他過期訊息
申請表單
預約參訪申請表
場地使用申請表
拍攝申請表
收涎、抓周報名表
收涎、抓周匯款回覆
服務訊息
服務項目
參訪資訊
活動花絮
幸福學
Go世界
雲林故事人
館舍參訪
收涎捉周
故事無國界
特別企畫
8月駐館藝術家-林仁亞
8月駐館藝術家-林仁亞-工作坊
在地學
在地生活
志工園地
GO 雲林
GO 台灣
雲林社區繪本
台語文推廣計畫
未來學
閱讀推廣
走讀地理
社區學園
共創共享
爬一座故事山-閱讀推廣
影音紀錄
走讀地理
館舍故事
雲林故事人特別企畫
雲林社區繪本故事
Podcast
記憶傳人故事集
國際交流
故事365
媒體報導
感恩名錄
其它
文創商品
移動超市六七十項(英文版)
2019雲林社區繪本
2019玉山-爬一座故事山系列
臺語版雲林繪本連結專區
2021社區繪本
2021玉山-爬一座故事山
2020社區繪本
2020玉山-爬一座故事山
2022社區繪本
竹,這神奇的草
2018雲林社區繪本
故事棒棒糖
私房繪本
2015社區繪本
2016彩虹系列繪本
2016社區繪本
2017雲林故事人協會出版品
2011社區繪本
2010社區繪本
2012社區繪本
2013社區繪本
2014社區繪本
2023年
12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觀看本月份行事曆
活動日顏色
今日顏色
志工招募
留言討論
訂閱電子報
館舍平面圖
週三~週日 10:00~18:00
國定假日不休館
週一~週二、除夕、初一、及國定假日後補休日休館
其它休館日依最新公告為準
(請參閱行事曆)
【館舍公告】故事館15歲囉!12/17(六)、12/18(日)故事館15周年特別企劃──故事一籮筐,邀請您共襄盛舉!
【館舍公告】腳踏車租借申請開跑囉~!歡迎來館預約腳踏車租借申請!
【館舍公告】11/16(三) 10:00~18:00館內暫不開放,僅開放館外及書齋。
【休館公告】11/26(六) 適逢選舉日,休館一天。
來故事館~讀一本沒有讀過的書,寫一則令人難忘的好故事!
來故事館~聽一個有溫度的故事,說一個感動自己的故事!
【參訪須知】十人以上團體請至少在一週前提出申請,以便安排館舍導覽;40人以上之團體預約時段,不開放一般參訪。
總筆數:428
前往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第15頁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上一篇主題
下ㄧ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許居士
首度郡守官邸主人說故事
發表時間: 2011-04-22
首度郡守官邸主人說故事
謝在全院長述說二十年前雲林記憶〈一〉
日期:2010年12月18日
王淑美 記錄
開場:
謝院長離開雲林地院一晃眼已經20年了,此次再次蒞臨回到雲林來
,在這段期間,謝院長不論是擔任法官、院長、司法院副院長或是代理司法院院長,均是在司法界服務,今天很難得能夠邀請他回到雲林來訴說雲林的記憶,並藉此見見一些老朋友。當然最重要的是雲林故事館,首度邀請官邸的主人回來聊聊有關這裡的故事,又適逢雲林故事館開館至今剛屆滿三年,也是送給雲林故事館的一大賀禮。同時也是故事館長期努力經營下,值得安慰的地方,也算是締造一個新的故事、新的歷史。這個新的故事,館方也會加以記錄珍藏。現在就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謝院長跟我們講講關於雲林的記憶。
謝院長:
唐小姐、許科長、在場老同事,包括新竹地院舊同事蘇院長及各位雲林的鄉親,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回來參加講故事,我是客家人,所以比較不會講臺灣話。當時許科長有想將宿舍延伸到故事館的歷史接續起來,所以請我回來跟大家見見面,談談過去在這邊住的經過。時間如許科長剛才所述過得很快,已經過了二十年,我已經一直在搜尋過去在這邊的記憶,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先告訴各位,沒有鬼故事,過的非常的平靜;為什麼說非常的平靜?檢察長宿舍那邊就有很多的鬼故事,每次檢察長到任他們那邊都有很多防衛的措施,但是我們這邊都沒有,不僅沒有鬼故事,而且好地理,為什麼說是好地理?連雞隻都會跑過來這邊生雞蛋,這是我內人發現的,因為以前隔壁是前縣長廖泉裕還擔任省議員時的宿舍,我們兩邊僅有一牆之隔,圍牆矮矮的,母雞吃他們那邊的東西,雞蛋卻過來這邊下,不過我們沒有將雞蛋敲開來吃,還是原璧奉還,這是最精彩的一段故事。
其實這個地方經過整建以後,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各位知道日據時代的宿舍年限已相當的長,空間都不夠使用,所以歷任的院長都在旁邊搭蓋一些加建的建築物,作為廚房、浴室使用,現在後面那邊都拆除了,但是本體建築這邊都沒什麼改變,我記得進來這邊是作為客廳使用,沙發就擺這個地方,當時有壹台舊電視,另外這邊是掛一個時鐘,時鐘是用彈簧的,剛才我們的司機李清龍先生說,他每天都要來將時鐘的發條轉緊。因為當時我在這邊住的時候,通常都只有我跟工友也就是我的姪女,我的姪女來照顧我,所以通常只有兩個人,我白天上班去,晚上回來,上下班都很準時規律。下班回來以後,這邊是當客廳用,那邊是當主臥室、我的書房,所以我擺了一個書桌在那邊,當時這邊還放了一些器皿,當小客廳使用,所以餐廳、廚房等都還有它的樣式存在;一般來說,我都是吃過晚飯以後,如果有空的話,就騎著腳踏車到雲林地方法院那邊,看一些同事在加班,有時候還跟同事串門子,關心一下他們。結果雲林地方的法官他們都以為我在查勤,所以當時就反查勤,反查勤是什麼意思?就是換他們拜訪我,他們就跑到夜市,切了一些豆腐乾、滷菜,跑來就說專門來拜訪院長,有時候我們就在餐廳的地方隨便聊聊天。
記憶裡面等一下可以放一些照片,這個照片跟許科長剛剛說的有點不一樣。很奇怪,大概是因為那個時候攝影機也不是很發達,以及裡面的空間很小,所以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照,人站在那邊,照的都是人,背景什麼東西都照不出來,所以大部分都在外面取景。等一下要看的相片都是我去蒐集出來的,都是在外面取景的,所以也在想裡面當時是怎麼樣;我下班吃完飯後,有時候到雲林地方法院看看,我都騎腳踏車,回來以後就躲在我的書房,就如許科長講的,就寫我的書。當院長前我已經開始教民法物權、研究民法物權,當時我是最高法院的法官,派到這邊來當地方法院的院長,以前也沒有實務經驗,所以當時一方面感到害怕,一方面感到高興。因為我是鄉下人,我知道雲林這個地方是一個很純樸、鄉下而且很讓人感到親切、值得懷念的地方,所以很高興,我想說跟我家鄉的環境很相近。沒想到發表沒多久,聽人家說雲林縣的臺西都出流氓,聽到這句話就先讓我嚇一跳,來了以後才發現雲林確實是一個很純樸、很親切很有人情的地方,留下非常多值得懷念的無數記憶。今天有這麼多的同事來這邊看我,令我意想不到,也讓我很高興。
之前我因為當法官,所以沒有時間寫書,所以我在地方法院任內,大概把物權法的上冊完成的差不多了,也是在這邊把它整理後上冊先出版,出版以後也就努力完成下一冊,所以我的下冊也是在這邊完成出版,意思是說雲林地方法院院長宿舍這個好地方,可以讓我完成長久的夢想,蘊藏了十年的著作在這才把這本書寫出來。現在因為法律的修改,所以已經要進入第3冊了,那個另當別論,最主要的是因為在雲林地方法院工作,宿舍特別安靜,所以可以好好的寫書。
這邊比較會吵的是因為面臨十字路口,十字路口這個地方是臺西客運和貨車在這邊經過,當時還沒有外環道路,所以晚上到這邊的話都會有很大聲的大貨車、大卡車經過,過了一段時間就習慣了,這是個非常熱鬧的地方,非常新鮮的記憶。所以我白天的時間都是在法院活動,白天一大早我會騎著腳踏車沿著雲林工專,也就是現在的虎尾科技大學,去那邊運動、慢跑,運動完以後回來吃個早餐就去上班,所以我的時間大部分是在辦公室度過比較多,晚上則是留在宿舍,有時候同事會來,因為我也會利用我的小廚房,招待我們當時的主管、科長,所有的庭長、法官都會邀請來這邊聚個餐,所以我才會問說當時你們來有沒有看過什麼東西沒有,沒有,都是很高興在這邊度過2年9個月的快樂時光。
我常常遇到雲林地院的老同事,我都會講說,我很漏氣(台語),我想你們都知道,我在雲林地院卸任時,致詞時講到哭,哭完以後,有一個同事把我載回家,整路哭得很厲害,所以雲林給我真的非常深的印象,非常非常愉快,讓我非常想念的地方。我這邊有幾張相片,這個是進門的,是大門,大門旁邊是芒果樹,這兩棵好像已經沒有了吧(唐老師:那個樹還在),還在喔,最旁邊的是橄欖樹(唐老師:也還在),也還在喔!橄欖樹那邊給我留下很多的印象(唐老師:每一年都長好多哦,好好吃的橄欖)
。二十年到現在,還長那麼多(唐老師:等一下結束的時候要過去看一下,有成熟的),而且還長的很肥胖,都沒有在照顧,掉了很多橄欖,我當時看到覺得很可惜,而且在北部也很少看到,我桃園縣人,桃園縣那邊也看不到這樣的橄欖樹。所以當時問了法院的幾位同事,看新鮮的橄欖如何做成橄欖。當時問了蕭守田法官,現在蕭太太也在場,當時沒有打聽過,那時候蕭法官也很認真,問了一位製作橄欖蜜餞的廠商,他說有26個步驟,聽完以後想說算了,還是不要做,後來我們還是將橄欖滾燙一下加以醃製,還是蠻好吃的,這是一個很深的記憶(唐老師:院長,我們第一年,有人在鋤草的時候突然間發現,因為都是長在樹上,所以沒有注意,成熟以後掉下來,好好吃喔,沒有想到橄欖可以這麼好吃),對。
時間過得真快,現在看一下,這裡面的人現在在的有幾位?可以算得出來?除了我大哥、表弟及另一名表哥外,其他人(我媽媽、舅舅及舅媽)都已經不在了。所以講到這邊,我要告訴在場的各位,來得及的話,各位都有電腦,寫日記不方便,趁著爸爸、媽媽、祖母還在的時候,請爸爸、媽媽、祖母做口述故事,非常重要,過去的你想到再挖回來,再也沒有機會了,所以我會記得這個問題,最近因為我自己家裡作祖譜,要寫我家故事,我就很高興,當時我都有寫日記,這邊開始就沒有寫日記,如果有寫日記,今天我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講,那個時候我在大學時代,我祖母還在,我爸爸還在,我就請我爸爸講這個故事,把我謝家這一代的故事講出來,我都把它寫進日記,所以這次讓我回想我家故事才寫得出來,所以各位有電腦,隨時問爸爸、媽媽那一年如何?一點一滴寫下來,對後代而言是一個故事,國家有國家的歷史,現時有現時的歷史,家有家的歷史,所以對你們這樣的行為,我真的非常非常的欽佩,一點一滴流失以後再也收不回來了,所以我覺得你們做得很好,非常感佩。
這是大門,有油漆,這是證據,所以不用講,都有漆過,所以看得很清楚(唐老師:那是91年還是94年),這邊都有漆,你們看看(唐老師:哇!1991年,所以是民國80年),80年2月17日的照片,所以你們看看,這個可以看得出來(唐老師:院長,我覺得現在比較漂亮),這個不是,這是我的侄子(旁:我是說房子),這是法院維護的,這倒是真的,說到這一點,我法院有意見,法院都整理的很好,比一般整理得好一點,
因為住的人不多,所以破壞比較少(唐老師:而且院長,我們第一年開,就是12月19日明天的日子,有一個在地虎尾的老人家走進來,他走進來就問說可不可以進來,我們說可以。現在變成故事館,大家都可以進來,他就說怎麼可以這樣,以前是不可以隨便進來的),對,對(唐老師:他很興奮,他就進來,他進來以後發現非常不可思議)。
你們現在把地板敲掉了嘛(唐老師:對,本來是水泥地),因為當時地下室的排氣孔(旁:有,排氣孔還在),這張是外景照的最清楚的,這是後院(唐老師:這是後院,是東北側),這邊還是法院?(唐老師:生雞蛋的地方),喔對,這邊是稅捐處,這邊為什麼這麼一大片?(唐老師:院長,這棟就是現在銀行那一棟,那一道牆做的很高)喔,(旁:那個後面以前是張璧暉女士那邊),這個地方就是主臥室的後面(旁:這棵樹現在就在那裡)有,有,這棵樹還在,那棵是茄苳樹,這是玉蘭花,樹木還在,鳳凰木也還在(唐老師:我想問一下院長,院長知道玉蘭花幾歲?)幾歲啊,應該有二十歲以上(唐老師:你來的時候這棵樹多大?),沒有很高(唐老師:玉蘭花這麼高大應該要很久吧),玉蘭花很容易長,長得很快,長得快的還有黑板木,這些都是熱帶性的植物,通常會長得快的樹株本身比較醜,這是後院,這是鳳凰木,是已不在的這棵,這是車庫(旁:現在小孩都大了),都大學了,這是我的侄孫,另一個姪女的孩子,這是灶腳(台語),這個已經拆掉了(唐老師:我們有留著地板,是紅色的磚,外面的殼就全部都拆了),所以這個東西加上後面那邊是蠻大的,清龍、清龍,這個就是那棵(旁:砍掉了),這邊是車庫嘛(旁:車庫在後面,這個是側門,儲藏室),儲藏室,對,好像有放一些木材(旁:有放一些掃把啦.我們覺得很可以把它拆了,因為我們也很缺儲藏室),但是留在裡面不好看,確實不好看,這一棵很漂亮,那是鳳凰木,這個是?(旁:那是前面),這個是要進去後面的(旁:在西側的,怎麼不記得有一條水泥的?)那個是後面啊,這個是儲藏室那邊,所以是到後面去啦(旁:這是前面的,這邊有圍,那是芒果樹)芒果樹啊,對,是芒果樹、芒果樹。
總筆數: 428
前往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第15頁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雲林縣虎尾鎮林森路一段528號 TEL:05-6311436 E-mail:
home@ylstoryhouse.org.tw
COPYRIGHT © 2010 Yunlin Story House. All Right Reserved. 訪客人數:22,38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