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03-27 |
◎生活中的對話即是建立親密關係的建立。在經營班級讀書會時,要對語言及情感部分敏感更能去接受彼此的反應,解讀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也是一種必要的能力。No.1
◎受是解讀的行為,如何與人建立好的關係,如何去理解他人,與人分享,做善良的回應與祝福。No.4
◎今天上課讓我獲得自尊是有價值該有的權利,必須自己去爭取,不要讓自己受委曲。以自己角度看繪本,要學會發現問題,不要走馬看花,那就沒有意義。ㄧ本繪本其實有他的隱喻在。No.6
◎1.老師說每次來故事館,覺得好像第二個家,好溫馨,上老師的課, 無論聽講或討論也覺得好溫馨。2.時下的年輕人愛玩「不必要的大冒險」遊戲,這是ㄧ個值得深思的議題。唐老師認為有時候不必要,也是必要的,只要擅於提醒和規範。3.討論「誰來我家」繪本,激發出一堆為什麼?4.肯定接受是親密感的結合,人際相處要信任,有敏感度。No.7
◎看見自己或別人負面的行為時,如何同理、接納、尋求幫助到接納自己或別人的過程,需要愛與支持來一起找方法,讓大家都更好,更自在!!在討論繪本: 「誰來我家」中學習問問題,當習慣和規律被挑戰時如何因應接受?怎樣是ㄧ個完整的家庭? No.9
◎如何詮釋人的行為和語言,和接受程度有大關係?我們都不斷的學習中。No.12
◎「接受」、「關懷」、「勇敢」以及「嚴重的癌症」患者如果「關懷」及去「接受」,都要有「愛」的精神及體驗,才合乎「親」、「情」、「關懷」。No.13
◎需要接受的事情很多,要如何接受及實際去做,認知和行動還是有差距的! No.14
◎接受周圍的人的想法和行為,需要先經過解讀。解讀角度不同,回應的方式,關懷的態度,都會引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No.15
◎接受是語言與行為的交換,個人訊息真實的分享。No.20
◎1.如果是自己認同的,那當然直接接受。2.對方是自己在意的人,即使自己不認可,但也勉強接受。3.自己不認可,但請不要排斥,學習接受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與立場。No.21
◎能夠體會別人的情形,才能接受這樣的人。No.22
◎接受原來是親密的關係,要有概念和方向,ㄧ個孩子喜歡冒險,也許大人就應該告知或提醒那是危險的事,甚至是規範那些事情是可做或不可做的事。No.23
◎信任;敏感是接受的條件之ㄧ,希望人能在互惠式的信任下,接受對方。也能敏感度較高去瞭解,感同身受替對方著想。No.29
◎內在察覺也很重要,讓孩子能進入真實的世界, 和適應能力,接受不傷害自己的自尊,彼此尊重對方,合理的想法,大家彼此認同的行為,是正確對的方向,才能夠接受人、事、物。只要會喜歡,就會去接受樂意的東西,選對的,喜歡的,都會很快樂的去接受,如何告訴病人,如何接受病情,讓病人早做心理準備。勇敢的行為,要分辨是對的,還是不正確的作為要有選擇性勇敢的智慧判斷。No.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