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地圖
ENGLISH
關於故事館
相關連結
館舍介紹
故事館工作團隊介紹
館舍平面圖
活動新訊
常態活動
分類活動
人才增能
特別企畫
其他
活動月訊
成果分享
專案活動
跨界結盟
其他過期訊息
申請表單
預約參訪申請表
場地使用申請表
拍攝申請表
收涎、抓周報名表
收涎、抓周匯款回覆
服務訊息
服務項目
參訪資訊
活動花絮
幸福學
Go世界
雲林故事人
館舍參訪
收涎捉周
故事無國界
特別企畫
8月駐館藝術家-林仁亞
8月駐館藝術家-林仁亞-工作坊
在地學
在地生活
志工園地
GO 雲林
GO 台灣
雲林社區繪本
台語文推廣計畫
未來學
閱讀推廣
走讀地理
社區學園
共創共享
爬一座故事山-閱讀推廣
影音紀錄
走讀地理
館舍故事
雲林故事人特別企畫
雲林社區繪本故事
Podcast
記憶傳人故事集
國際交流
故事365
媒體報導
感恩名錄
其它
文創商品
移動超市六七十項(英文版)
2019雲林社區繪本
2019玉山-爬一座故事山系列
臺語版雲林繪本連結專區
2021社區繪本
2021玉山-爬一座故事山
2020社區繪本
2020玉山-爬一座故事山
2022社區繪本
竹,這神奇的草
2018雲林社區繪本
故事棒棒糖
私房繪本
2015社區繪本
2016彩虹系列繪本
2016社區繪本
2017雲林故事人協會出版品
2011社區繪本
2010社區繪本
2012社區繪本
2013社區繪本
2014社區繪本
2023年
12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觀看本月份行事曆
活動日顏色
今日顏色
志工招募
留言討論
訂閱電子報
館舍平面圖
週三~週日 10:00~18:00
國定假日不休館
週一~週二、除夕、初一、及國定假日後補休日休館
其它休館日依最新公告為準
(請參閱行事曆)
【館舍公告】故事館15歲囉!12/17(六)、12/18(日)故事館15周年特別企劃──故事一籮筐,邀請您共襄盛舉!
【館舍公告】腳踏車租借申請開跑囉~!歡迎來館預約腳踏車租借申請!
【館舍公告】11/16(三) 10:00~18:00館內暫不開放,僅開放館外及書齋。
【休館公告】11/26(六) 適逢選舉日,休館一天。
來故事館~讀一本沒有讀過的書,寫一則令人難忘的好故事!
來故事館~聽一個有溫度的故事,說一個感動自己的故事!
【參訪須知】十人以上團體請至少在一週前提出申請,以便安排館舍導覽;40人以上之團體預約時段,不開放一般參訪。
總筆數:428
前往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21頁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上一篇主題
下ㄧ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黑熊
羊之厝
發表時間: 2009-10-01
在上次與學長帶我去聽社區總體營造的故事
我也非常感謝老師的講古,我在校刊中寫了一則有關故事館講古地幸福楊厝‧楊厝有約
故事館 講古趣味事
因緣際會下,雲林故事館中,舉辦了社區營造講座活動。從活動中進而演變成一個談話的方式,因人數稍少,變成跟聽故事的形式,不約而同的,這也是在虎尾故事館中的一個意義。說出社區總體營造中的苦與樂,歲月累積成了楊厝社造中的艱辛歷程,一段浩劫重生的教育,麥寮國小-楊厝分班
面臨併校的過程。
與台大校區一樣大的楊厝分班
一個曾經在五月份的某一天,來過楊厝分班的剛上任縣長,她看了之後非常生氣的說了一句話:「豬舍不如!你們怎能把孩子放在這裡讀書?」那鋼筋裸露、牆壁龜裂、窗戶玻璃也被砸破,閒置教室堆滿雜物的楊厝分校,讓縣長話說的很重。奇怪的是和外界對校舍破爛的批評相比,社區的長輩們卻沒有那麼在意教育資源給了楊厝什麼,這點應當要說起上一段楊厝分班籌設的歷史。
2006年5月縣府發出廢校的訊息,當時村裡的人做社區營造或有不同的理念,但為了留住這所學校大家都願意挺身而出。林京樺老師回憶那年6月25日天氣非常酷熱,吳阿姨把從農會要來的一萬多塊錢買了草皮,經費不夠買足植草所需面積,只好將每塊草皮再切做八小塊來栽種,那天不知道是什麼力量驅使,全村的人都自動出來幫忙。另一面來自縣府的消息,陳振淦不斷的打電話詢問楊厝國小到底動了沒?如果沒有自發性的力量學校是會被收掉的。尷尬的是林京樺老師想整修校舍,四處奔走卻都要不到錢,最後只好帶頭在村裡發起捐款,幸運的籌到了二十多萬元買建材,而有木工、水電和鐵工專長的村民則紛紛認養了各種修繕工作。漸漸的,社區和學校互相瞭解相互幫忙,楊厝分校的轉變到後來真的變成奇蹟,每個人白天都有工作,到了傍晚下了班第一件事就是往小學跑,大家都不想錯過今天小學校園裡又改變了什麼。
我們在故事館麗玲小姐播放由公共電視台拍攝的「下課花路米」影片中,小中來稍微介紹出楊厝分班的
小學生中午放學後的一個整個楊厝分班校區,介紹出原來整個楊厝社區就是他們小朋友們的校區喔,
整個社區都有他們的老師,從原來的分班校園,全村自力出資翻修改造出來的校園中有著舞蹈教室,中午可是都躺著睡覺,還有圍牆以及校園牆壁中有自畫像的彩繪,到了中午午餐時間,雲林麥寮國小楊厝分班的十三名小朋友就急忙騎上腳踏車,在兩名老師的帶領下,浩浩蕩蕩來到距離學校兩百公尺外的社區營造楊厝生活館吃午餐,生活館除了是社區的關懷照顧據點之外,館中的午餐廚師們,可是一群社區的阿嬤們還有家庭主婦,所組成的志工來煮餐點,烹煮午餐的志公媽媽們還會專程分送午餐給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呢。
利用社區活動中心設置」楊厝數位中心」讓同學們跟社區的阿公、阿嬤們,有個可以學習使用電腦以及瀏覽網路世界的場所,沒想到校舍翻新後社區居民欲罷不能,進而衍伸到打造全新的社區風貌,例如」楊厝懷古館」保存早期各種生活器具,以及修復擁有數十年歷史卻損壞的竹管厝來作為學生的歷史教材,還有當地耆老修身養性揮毫書法的」阿公書樂園」,來到這裡,耆老也變身成為老師,就在農田里面教導學生當地種植的蔬菜知識,而農田一旁種植用來防風成排的林投樹,也讓社區志工變身成為美術老師,指導同學們製作傳統童玩」風車」,讓下課花路米的小中跟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喔!
接著小中又跟著同學們前去社區的後花園」財居會林芳」,看到一棵大榕樹所形成的」綠色隧道」,而這座社區的後花園也讓同學們有休閒嬉戲的場地,還可以在那裡觀察蟻獅設陷阱捕捉螞蟻的自然生態喔!
楊厝社區營造發展協會不但做到硬體建築的更新,也凝聚起社區的軟體—人心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人皆可師」,成為楊厝社區中與楊厝分班的小孩子們,自豪的一點:我們的校區跟台大一樣大。
社造艱辛溫馨故事與永續經營
在訪談中我也提問到了社區營造中許多的共通點,萬事起頭難,當初總幹事與吳麗玲小姐在社區發展協會中成立青年志工隊與寫企劃案申請社區造,一路走來,使終如一,有時候沒有錢的時候真的需要自己先墊著,這真是一種無為的付出。網路中也看到了麗玲阿姨在楊厝看到老人煮菜時把沙拉脫當沙拉油,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呆坐門口發呆,「操勞一生卻如此終老,看了很難過。」她想:怎麼讓老人快樂些?
一開始要成立了一個阿公書樂園讓大家能夠在社區中每週六一起來揮毫戀練書法就有著與錢過不去的電費爭議,其實在各個地方有著許多許多默默無名的人在從事的社區營造,也有著背道而馳,掛著名義不從事社區發展,其實社區動不動的起來都是一樣,大家都是過著生活,但是有人曾經有過一個想法,就如麗玲講師說的社區營造做了那麼多年社區有沒有變的不好嗎,我想並沒有,而因此也有著許多的參加了社區營造的團體,而楊厝就是一個創造了社區營造中多元資源結合,造就了麥寮國小-楊厝分部的一個重生,也讓一個在麥寮的鄉鎮中,老人們找到了練就了五行操、土風舞、練書法,學電腦,創造了特別的社區傳奇。
回覆人
:yqthres
發表時間:
2010-07-26 19:38
5u9mQp <a href="http://frpsnlpsbauh.com/">frpsnlpsbauh</a>, [url=http://jjyhtzovrmkk.com/]jjyhtzovrmkk[/url], [link=http://aimuiqdaufbw.com/]aimuiqdaufbw[/link], http://dbfjenfvtcjx.com/
回覆人
:林惇誠
發表時間:
2009-10-04 01:06
楊厝社區的故事另我們體會到了另一個大同世界是可以被創造的可能,有空我也會把我這次的聽講心得補上。
在此感謝講師與各個館舍人員,
也期望麗玲姊能夠把這些好故事散撥出去,
喚起更多社區幸福向善的動力。
總筆數: 428
前往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21頁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雲林縣虎尾鎮林森路一段528號 TEL:05-6311436 E-mail:
home@ylstoryhouse.org.tw
COPYRIGHT © 2010 Yunlin Story House. All Right Reserved. 訪客人數:22,403,734